其實你沒有那麼餓! 認識假性飢餓

1/13/2022 0 Comments + or -

 

假日時小編和朋友大吃了一頓,回家倒頭睡了兩小時,一個我廢我開心的節奏 XD 起床後,明明吃的很飽竟然才兩小時又餓了,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! 接著我喝了杯進家門前隨手買的咖啡,喝完後卻又感覺不餓了~哪泥?然後…小編領悟到了自己是不是「假性飢餓」? 要不是手邊剛好有咖啡,當時第一時間想吃的是‥雞排 ^^ 還好沒有衝動進食,不然豈不更胖 ><; 什麼是假性飢餓?如何避免假性飢餓?這篇帶大家一起了解…

  • 什麼是假性飢餓?為什麼會"假餓"
  • 如何避免「假性飢餓」
  • 假性飢餓發生時怎麼辦?

什麼是假性飢餓?為什麼會"假餓"

「假性飢餓」經常被用來形容剛吃飽沒多久卻又感覺餓,或者明明吃飽了還想吃東西的心情--一種你的餓不是真的身體需要養份,而是"覺得"餓、覺得想吃的非"常態"生理狀況。

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?小編發揮柯南的精神研究了假性飢餓,大致上了解飯後這兩小時身體發生了這些事,造成我的假性飢餓--

首先,小編吃了很多高升糖指數(GI值)食物

血糖快速飆高

胰島素發揮作用,分泌用以降低血糖

血糖值過
抑偏低(約發生於飯後2~3小時)

大腦發出餓的訊息
想吃高熱量、高脂、高糖食物




如何避免「假性飢餓」

了解了假性飢餓發生的生理機制後,那麼該注意些什麼,能減少假性飢餓發生呢?
  • 減少碳水化合物、糖類食物攝取:大部份此類食品都屬於高升糖指數食物,容易讓血糖快速上升,導至胰導素過度分泌,因此假性飢餓的機會大增。
  • 多進食低GI食物:低GI食物比較不會讓血糖波動過大(迅速飆升),因此,多食用低GI食物從源頭斷了假性飢餓形成的中路,是最好的方法。雖然市面上有不少可以隨食查詢食物GI值的APP,但吃個飯還要查GI值簡直心累,小編建議大家多以蔬菜、奶、蛋、魚、豆、肉類為主食,減少精緻澱粉類的攝取(吃少一些),就已非常棒啦!
  • 細嚼慢嚥、慢慢吃:吃的快容易吃的太多、飽的快、餓的也快,已經習慣快速節奏生活的你,吃飯時不如好好放鬆、放寬心、享受美好的一餐。
  • 缺水性的假性飢餓:有時候你的餓不是真的餓,只是渴了,一天當中水份進取的少了,也會產生飢餓感;不要忙著工作,記得時不時抬頭看看遠方、喝喝水哦。
  • 壓力導致的飢餓感:壓力大可能導致人們"以食物取暖"或者心理性的飢餓暴食。小編自問是否壓力大了些?…好像是耶 ^^;

假性飢餓發生時怎麼辦?

當你覺得奇怪這時候不該餓的呀,懷疑自己是真餓還是假餓,不妨和小編一樣先喝一些水(我是喝咖啡啦),忍個二十分鐘,看看饑餓感會不會減少,或有網友說可以先嚼嚼口香糖。如果還是感到餓,小編建議大家準備一些"乾果"當健康零食或堅果類飲品,每天少量堅果有益健康,還能止餓,記住了~少量,是少量!!除此之外,偶爾小編想吃又不想因為過度進食發胖的時候會用無糖飲料、氣泡水之類的飲品,來轉移注意力,告訴自己「忍一時不會長肉、退一步明天再吃」,有時候你會發現,撐過了最有飢餓感的時候,就沒有那麼餓了! 


最後想提醒~長期的假性飢餓很可能是你的"血糖調節能力"出了問題,會讓自己肥胖、注意力不集中、焦躁、總是睡不飽感到疲倦、經常想著高熱量食物…等等。這已然是一種病態了,需要看醫生,並好好正視自己的飲食習慣、生活作息、壓力來源,否則長此以往,對身體健康無疑是一種耗損哦!!